基于专利数据的武汉市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研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从高速度模式转入速度与质量并举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面临转换。在此宏观背景下,“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
引言
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从高速度模式转入速度与质量并举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面临转换。在此宏观背景下,“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被提升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是创新活动发生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创新活动的主要作用区域,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驱动因子正在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巨大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以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武汉市2004-2018年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数据,利用地理编码进行空间落位,以1km×1km的空间网格为基本单元,分析城市创新活动的空间演变特征。
1 研究思路
创新产出是创新活动的根本目标,是衡量创新活动的最主要指标[1-3]。本研究在知网专利数据库中查询得到武汉市2004-2018年15年间的条发明专利申请数据,提取申请(专利权)人、申请日期、申请地址等字段信息。首先,通过申请(专利权)人字段对将创新活动主体区分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个人以及混合四类,用以分析创新主体特征。其中混合是指申请人不止一位,而是有多个创新主体共同所有,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创新活动的联系特征。通过调用高德互联网地图的地理查询服务,将专利申请的地址信息转化为空间坐标进行落点,最终形成武汉市区分主体和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空间数据库。
2 武汉市创新空间总体分布特征
基于1km×1km网格,通过分析各空间网格的专利申请密度,对武汉市2004-2019年间发明专利申请聚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就宏观层面来看武汉市创新活动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三环以内中心城区的创新活动强度明显高于外围城区,约73%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于三环线以内,创新活动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情况基本吻合,呈现出较为分明的主次关系。
其二,城市创新活动在微观层面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簇团化特征,存在一定的连片化趋势。尽管在大结构上,武汉市创新活动显示出分明的主次关系,但创新活动与人口分布并不完全趋同,与规划的中心体系也并非完全契合。创新活动并未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最高的内环区域,相反二环-三环间创新活动最为密集,形成了多处明显的创新集聚区,呈现出明显的聚落式、簇团式特征。
其三,创新集聚区的创新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初步形成“一核多区”空间结构。光谷-东湖高新区创新活动密集,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等重点高校和龙头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市的创新核心;汉口解放路、金银潭,武昌的徐东、沙湖-余家头、南湖,江夏纸坊以及沌口经开区等区域集聚了创新要素,是第二等级创新集聚区;沌口东风大道、汉南、东西湖-吴家山、黄陂、阳逻等外围城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是第三等级的创新集聚区(图1)。
图1 武汉市主要创新集聚区分布示意图
3 不同主体的创新活动空间特征
2004-2018年十五年间,武汉市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个人以及混合专利申请的占比分别为40.24%、46.74%、5.54%和7.49%。这说明武汉市的创新主体以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为主。从三个时间段来看,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创新活动中所占据的比重逐步下降,企业对于创新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从微观层面的网格来看,武汉各类创新主体的空间趋同性较高,呈现出融合发展特征,分布在光谷-东湖高新区、街道口、余家头-青山区、南湖、经开区、汉口解放路-江汉路等区域,初步形成“一核多区”的发展态势。其中,东湖高新区集聚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众多高校,邮科院、中科院、709所等大型科研院所,以及众多光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互交织的创新核心集聚核。余家头-青山、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汉口解放路-江汉路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创新产业集聚区。
4 结束语
本文总结创新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城市内部中微观尺度层面解读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特征,揭示了武汉市近15年间创新活动产出(发明专利申请)的微观分布特征,对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本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创新活动微观研究方法体系,该方法对研究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文章来源:《武汉商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hsxyxb.cn/qikandaodu/2021/0120/456.html